文 |方云
方云是一位专栏作家,主要在网易历史频道撰写专栏。
他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编辑说明:历史上的日常生活细节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年节习俗等,常常被忽略,但它们却直接关乎着人们的生活。为了向读者展示这些细节,网易历史推出“风俗通鉴”系列,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挖掘并展现出历史中的日常细节。
在现代生活中,即使没有真正的健康问题,人们也会因为身体出现一些细微的症状而感到担忧,比如眼皮跳、打喷嚏、耳朵发热、耳鸣等。
尽管各地风俗大相径庭,但对于“打喷嚏”这一现象,通常被解释为有人在想念你、有人在背后说闲话,甚至是遭受了咒骂。各地方言中也有类似“一想、二骂、三感冒”的表述。很少有人深究为什么打喷嚏之后要立刻吐口水,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有人说我。” 如果问起,通常的答案是:“因为习俗使然”。
打喷嚏是一种自然的身体应激性反应,原始释义为鼻受刺激,急剧发气作声。然而,在古代的一些文献中,打喷嚏被视为不敢喷嚏咳,是一种遗留的禁忌行为。《礼记·内则》中也提到在某些场合不宜打喷嚏等行为。因此,打喷嚏在一些情境下被视为不守礼俗的行为。
在古代,人们相信嚏喷是身体受到其它世界力量的影响或者警示的一种表现。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嚏喷被认为是有人在想念你,或者是有人在议论你,甚至是有灵体或妖魔入侵的迹象。因此古人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应对,比如念叨咒语以驱赶邪灵,或者向对方致意以应答他人的念念之情。
现代人仍然循遗风,因为民俗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也代表了人类的情感和社会联系。打喷嚏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于嚏喷的解释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超自然、神秘的因素,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超自然的解释仍然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文化传统中,因此现代人仍然会循遗风对嚏喷进行某种寓意的解读。
一、嚏为愿言
“愿言则嚏”这句话源自《诗经·邶风·终风》,描述了一位少女深深思念心上之人,希望他能感受到她的思念。情窦初开的她终日思念这位曾经相伴的男子,但不知为何突然间他消失了,留下她孤独和心碎。阴沉的天气让她更加思念,以至于影响了她的睡眠和食欲。她唯愿他在她思念他的时候能够频频打喷嚏,这样也许他就会知道她一直在想念他。
汉郑玄笺:“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说的也是“愿言则嚏”。宋洪迈《容斋随笔》“喷嚏”一则里指出,郑玄在笺注里采取了民间的传说,把这个冷热不调的生理反应说成离别相思的心理感应。
“愿言则嚏”这一古俗在历代诗人的作品中也有着深情的表述。例如,苏轼在《元日过丹阳》中写道:“白发苍颜谁肯记,晓来频嚏为何人?”。黄庭坚也在《薛乐道自南阳来人都留宿会饮》中写道:“举觞遥酌我,发嚏知见颂。”
诗人因为家人不理解喷嚏的重要性而感到烦恼,就像梅尧臣的《愿发嚏》,辛弃疾的《谒金门·和陈提干》以及萧东父的《齐天乐》中所描述的那样。这些诗作都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不解和怨恨。
古代戏曲中也有“愿言则嚏”的例证,如元曲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王兽医上,打睇科。”成为插科打诨的材料。又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六出“玩真”,柳梦梅向杜丽娘画像大叫:“美人,美人! 姐姐,姐姐! 向真真啼血你知么?叫的你喷嚏像天花唾。”也是企望杜丽娘打喷嚏想念他。
民间故事与传说也多有“喷嚏骂妻”笑谈。如清代冯梦龙《笑府》中《喷嚏》一则:“一乡人自城中归,问其妻日:‘我在城中连打喷嚏,何也?’妻日:‘是我思量你故!’它日挑粪过危桥,复打喷嚏几失足,乃骂日:‘骚花娘,就是思量我,也须看甚么所在!”说的是一农民进城,打了几个喷嚏,回到家他妻子说是因为想念他的缘故。一次他挑粪过危桥,又连打几个喷嚏,便骂妻子道:“你想我也不看看在什么地方!”
清代游戏主人《笑林广记》卷四《过桥嚏》也有类似记述。关于打喷嚏的口头讲述颇为活跃,且经年流传,江苏、江西、山西等地皆有《打喷嚏骂妻》的古代民间故事类型。
然而,浪漫的思念喷嚏之后,却是人们对无端征兆,比如被某人“咒念”的担忧。
宋马永卿《嫩真子》卷三:“俗说‘以人嚏喷为人说’,此盖古语也。”这个“说”应解为“说我坏话”(或说闲话、念叨我),须吐口水念咒语化之。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中特别指出:“今人喷嚏不止者,必噗唾祝云:‘有人说我’,妇人尤甚。” 清代褚人获《坚瓠三集》:“今人喷嚏必唾日:好人说我常安乐,恶人说我齿牙落。”唾沫成为化解咒语的良药。
二、嚏为占卜
趋吉避凶是人类的本能,而原始的前兆迷信成为古代占卜术发生的基础。前兆迷信,是基于“神灵”能以某种征兆给予人们某些事物发展趋向的预示,身体的征兆无疑是人类最为直接感受到的“预示”。
《礼记·表记》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自殷商始,从王候至平民,从重大事件到生活枝末,均以卜兆,体察神灵指示。古老的占卜术,除龟蓍两种方法以外,尚有签卜(抽签、拈阄定夺吉凶),茭卜(以掷竹片、金钱、牙牌定夺吉凶)、箕卜(以畚箕、桌椅、竹杆、扫帚等移动情况定夺吉凶)、鸟卜(以鹊噪、鸦啼、鸡内脏形状定夺吉凶) 甚至身卜(以身体各部分运动如打喷嚏、肉跳、眼皮跳、耳鸣、打呃、梦境等定夺吉凶)等。
此处所提身体占卜,便是依据眼跳、耳鸣、耳热、肌肉颤动、打喷嚏等来获取预兆。《汉书·艺文志》杂占十八家三百十一卷,其中嚏、耳鸣杂占就有十六卷。其注云:“嚏,音丁计反。然则嚏、耳鸣,皆有吉凶,今则此术亡矣。” 《隋书·经籍志》子部五行类中著录有《海中仙人占体瞤及杂吉凶书》3卷、《海中仙人占吉凶要略》2卷,以及附录的“梁有隋亡”的《嚏书》1卷、《耳鸣书》1卷、《目瞤书》1卷,均是有关身体生理的占卜之书。
从书名上看,当时对身体生理现象的关注,主要以耳鸣、喷嚏、目瞤等为主。
明履靖《占验录》详尽地记述了打喷嚏时辰的吉与凶,如子时表示有酒食口福,丑时表示忧疑连连,寅时表示有外事牵连,卯时表示大吉大利,辰时表示有结婚或相会之事,巳时表示有口舌是非的发生,午时表示有喜事登门,未时表示无凶无吉,申时表示平平而已,酉时表示有客人将至,戌时表示有人在相思着你,亥时表示被人牵挂……《清稗类钞》中也有依据如搔痒、刺痛、喷嚏之类的身体感觉进行占卜的著述。
而更早的敦煌吐蕃卜辞PT55I号文书,首尾残缺,共存180行,共分13品,即生卒品、寿元品、出行方向品、盗贼品、眼皮跳品、鸦鸣品、耳鸣品、上颚骚痒品、打喷嚏品、脚痒品、房震品、外界征候品、意愿品。
从中可一窥古老的身体占卜不仅存于汉族,藏族亦将打喷嚏、耳鸣、眼皮跳等生理现象视为禁忌,更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行为。
三、嚏解咒怨
嚏喷可预知凶吉,针对凶兆有效的破解,即是上文所及唾沫以及祝语。弗雷泽的《金枝》指出唾沫,如同人身体的毛发、体液、指甲,成为交感巫术使用的一种方式。民国时期的江绍原先生亦对唾沫文化进行了探讨。透过他所搜集的诸多史料可看出,唾沫在古人眼里至少具有以下功效:唾沫可以制鬼、避祟、解毒。因此,唾沫在解除咒怨的巫术中,随同祝由一起出现。
祝语,缘于祝由之术,即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祝由”的概念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等,其中祝法便是祝其病由而愈其病。有些病原因已明,可是祝之不愈,这说明祝法不起作用,就要改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药物治疗。
祝由一词,见于中医经典《内经》。如《素问·移精变气论》:“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灵枢·贼风》:“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矣。”及《灵枢·官能》:“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
“嚏祝”即为嚏喷之时使用的祝法。《礼记·月令》云“九月天冷,民多鼽嚏”。南方小儿喷嚏,父母常拍其胸背连呼“一百岁、二百岁!”,“今乡里俗传小儿女喷嚏, 亦呼‘百岁’及‘大吉’以解之。” 小儿跌倒、受惊、打嚏时,大人均会立即念或种咒或兼做或种法,以防止小魂灵出窍不归。
清翟灏《通俗编·嚏祝》:“今童妇辈犹相承袭。《燕北录》戎主太后喷嚏,近位臣僚齐呼‘治夔离’,犹汉呼‘万岁’。接近乡俗相传,小儿喷嚏,亦呼‘百岁’及‘大吉’来解之”。《通俗常言疏证·年齿》也记有:“今人见小儿打喷嚏者,或祝以‘二百四十岁’。”
关于“嚏祝”的来历,清梁同书《直语补证·喷嚏大吉》引《四分律》云:“世祖嚏,诸比丘咒愿言‘长寿’。时有居士嚏,反礼拜比丘,佛令比丘咒愿言‘长寿’。”如不言“长寿”,定被“药叉(食人鬼)吸其精气”而亡。
《四分律》是后秦翻译到汉语社会的一部重要佛经,,所记故事又被《法苑珠林》等转录, 并随着佛教盛行而广泛流传于民间,无数善男信女笃效以行,故有“小儿女喷嚏,亦呼‘百岁’”之俗产生。
清魏源《海国图志》三十四《小西洋·南利未加国(南部非洲)》引《职方外纪》:“(阿迈司尼国即埃塞俄比亚)亦知天地有主,但视其王若神灵,亦以为天地之主,凡阴阳旱涝,皆往祈之。王偶一喷涕,举朝皆高声应诺,义举国皆高声应诺,大可笑也。”
不仅中国,世界各国均有相似的打喷嚏习俗与禁忌。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曾列举了文明社会中三种典型的习俗,即“打喷嚏时的祝词、房屋奠基使的人祭仪式和反对拯救溺水者的偏见”,从现代生活中探寻古老习俗的留存,就文化意义与文化遗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行将消逝的文化遗留是连接蒙昧社会习俗和现代文化生活的纽带,了解过往即是获知将来,明确地了解文化遗留的性质和意义是民俗学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
编辑 | 安梁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另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1.com/2019.html